能源检测

地层原油粘度测试

更新时间:2025-07-28点击次数:

地层原油粘度测试.png

一、测试的特殊性

地层原油与地面原油的黏度差异显著,主要源于地下环境的特殊性:

地层中存在高温(通常几十到一百多度)和高压(可达几十到上百兆帕),会改变原油的分子间作用力;

原油中溶解了大量天然气(如甲烷、乙烷),这些气体能显著降低原油黏度,而压力降低或温度变化可能导致气体析出,使黏度骤增。

因此,测试必须严格复现原油在地层中的实际状态,才能保证数据对开采设计的参考价值。

二、核心测试方法

目前行业内最常用的是高压旋转黏度计法,适用于大多数原油类型(包括低黏度轻质原油和高黏度重质原油),其原理是通过测量旋转部件在原油中转动时受到的阻力,来反映原油的黏度特性。

此外还有高压落球黏度计法,更适合低黏度原油(如黏度小于 100mPa・s 的轻质原油),通过观察球体在原油中的下落速度来计算黏度。

三、典型测试流程

以高压旋转黏度计法为例,流程大致分为以下步骤:

1. 样品准备

采集地层原油样品时,需使用专用取样器(如高压取样筒),避免取样过程中天然气逸出或原油氧化;

若样品在地面已脱气,需通过前期实验(如 PVT 实验)确定原油与天然气的原始溶解比例,再按此比例将天然气重新溶解到原油中,恢复地层原油的含气状态。

2. 模拟地层环境

将处理后的原油注入高压测试容器(可承受高温高压,材质通常为耐蚀合金);

通过控温装置将容器内温度升至地层实际温度(如 80℃),并保持稳定;

用高压泵向容器内加压至地层压力(如 30MPa),之后静置一段时间(通常 2-4 小时),确保原油与天然气充分混合,温度和压力分布均匀。

3. 黏度测量

将旋转黏度计的转子(如圆柱状或桨状)放入高压容器内的原油中,设定不同的旋转速度(对应不同的剪切速率,模拟原油在地下不同流动速度下的状态);

启动设备后,转子转动时会受到原油的阻力,设备通过传感器记录阻力大小,并自动转化为黏度值;

同一温度和压力下,需在多个剪切速率下重复测量,尤其是非牛顿流体特性明显的重质原油,需观察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(如剪切速率增加时黏度是否降低)。

4. 数据记录与分析

记录不同剪切速率下的黏度值,以及对应的温度、压力参数;

若测试目的是评估开采过程中的黏度变化,可逐步改变温度或压力(如模拟降压开采时的情况),测量黏度的动态变化趋势,为制定开采方案提供依据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样品代表性:原油样品需避免污染(如混入钻井液),取样后需尽快测试,防止轻质组分挥发影响黏度;

设备密封性:高压容器和管道接口必须严格密封,防止压力泄漏或天然气逸出,否则会导致原油状态改变,测量结果失真;

温度稳定性:温度波动会显著影响原油黏度(尤其对高黏度原油),测试过程中需将温度控制精度保持在 ±0.5℃以内;

剪切速率选择:需覆盖原油在地下可能遇到的剪切速率范围(如低速渗流时剪切速率低,高速开采时剪切速率高),确保数据能反映实际流动场景。

通过这种测试,可准确掌握地层原油的流动特性,为计算油井产量、设计注采方案(如是否需要热力降黏)等提供关键数据,是油气田开发中不可或缺的环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