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研检测
检测范围
蛋白质含量、血红素含量、氨基酸组成、营养成分分析、重金属含量、微生物指标、农药残留、激素含量、三聚氰胺、苏丹红、黄曲霉毒素、抗生素残留、防腐剂、沙门氏菌、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溶血性链球菌、志贺氏菌、副溶血性弧菌、霉菌和酵母菌总数、大肠菌群计数、过氧化值、酸价、水分含量、灰分含量、脂肪含量、碳水化合物含量、膳食纤维含量、维生素含量、矿物质含量、功能性成分分析、感官评价。
检测项目
水分、灰分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 A、维生素 D、维生素 E、维生素 B1、维生素 B2、维生素 B6、维生素 B12、烟酸、叶酸、泛酸、生物素、钙、铁、锌、镁、铜、锰、钾、钠、磷、氯、硒、铅、砷、汞、镉、三聚氰胺、黄曲霉毒素 M1、黄曲霉毒素 B1、沙门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阪崎肠杆菌、三聚氰胺、苏丹红 I、苏丹红 II、苏丹红 III、苏丹红 IV、孔雀石绿、氯霉素、硝基呋喃代谢物、磺胺类药物、喹诺酮类药物、四环素类药物、β-内酰胺酶、β-受体激动剂、瘦肉精、莱克多巴胺、沙丁胺醇、克伦特罗、三聚氰胺、甲醛、三聚磷酸钠、亚硝酸盐、硝酸盐、过氧化值、酸价、农药残留、兽药残留、抗生素残留、激素残留、非法添加物、重金属残留、微生物指标、营养成分分析、功能性成分分析、品质指标分析、真伪鉴别、安全性评价、稳定性、感官评价、成分分析、配方分析、质量控制、质量、第三方报告认证.
检测方法
1.化学分析法:通过化学试剂与血红素蛋白粉反应,其中的特定成分。
2.色谱法:利用色谱技术分离和血红素蛋白粉中的化合物。
3.免疫学方法:利用抗体与血红素蛋白粉结合,进行。
4.光谱法:通过光谱分析血红素蛋白粉的特征光谱。
5.蛋白质电泳法:分析血红素蛋白粉的蛋白质组成和性质。
6.酶联免疫吸附法(ELISA):样品中血红素蛋白粉的含量。
检测仪器
高效液相色谱仪:用于分离和定量分析血红素蛋白粉中的各种成分。
分光光度计:可用于测量血红素蛋白粉的吸光度,以确定其浓度。
氨基酸分析仪:用于分析血红素蛋白粉中的氨基酸组成。
蛋白质分析仪:可测定血红素蛋白粉中的蛋白质含量。
电泳仪:用于分离和血红素蛋白粉中的蛋白质。
如果您需要指定相关标准,或要求非标测试、设计试验等,请与工程师联系!
国家标准
CNS 3282-2008 蛋白粉
NY/T 685-2003 饲料用玉米蛋白粉
GB/T 22493-2008 大豆蛋白粉
QB/T 5805-2023 乳脂肪球膜乳(清)蛋白粉
GB/T 33914-2017 饲料原料 喷雾干燥猪血浆蛋白粉
NY/T 2317-2013 大豆蛋白粉及制品辐照杀菌技术规范
GB 11674-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
GB 1903.52-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氯化高铁血红素
YY/T 0032-2004 血红蛋白计
WS/T 461-2015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
其他标准
ANSI/NCCLS H8-A 2-1997 用乙酸纤维素电泳法检测反常血红蛋白
NF U47-011-2013 动物健康分析方法.用血红素凝集抑制试验检测防禽副黏病毒(APMV1、新城病毒)抗体
BS 3985-2003 血红蛋白光谱测定用氰化正铁血红蛋白制备标准
BS 3985-2003(R2013) 血红蛋白光度测定用氰正铁血红蛋白溶液规范
ANSI/NCCLS H15-A 2-1996 血中血红蛋白定量测定的参考程序
ASTM E1045-2000(2016) 沙式血红蛋白吸管的标准规格
KS M1108-2007 漂白粉和高度漂白粉
KS M1114-2006 漂白粉
GOST 1692-1985 次氯酸钙( 漂白粉)。
ISO 14902-2001 动物饲料 大豆制品的胰蛋白酶抑制素作用的测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