材料检测

金属毡扁管效率测试

更新时间:2025-06-30点击次数:

金属毡扁管效率测试.png

一、流体阻力与透气性能测试

1. 气流阻力特性评估

不同流速下的压降测试:将金属毡扁管固定于风洞试验装置中,通入常温空气(湿度<50%),调节流速至 0.5-5m/s(覆盖工业常用范围),使用差压变送器测量扁管进出口压降。例如,当流速为 2m/s 时,要求单位长度压降≤200Pa,避免阻力过大导致系统能耗增加(如某工业除尘设备要求压降<300Pa)。

动态阻力变化监测:对扁管进行含尘气流(粉尘浓度 5-10g/m³,粒径 1-10μm)持续冲刷测试,每隔 1 小时记录压降变化,当压降增幅超过初始值的 50% 时,评估清灰频率或过滤寿命(如滤筒式除尘器要求连续运行 8 小时内压降增幅<30%)。

2. 透气率与孔隙结构验证

透气率直接测量:采用透气度测试仪(如肖伯尔透气仪),在 100Pa 压差下测量单位面积的空气流量,要求金属毡层透气率≥1000L/(m²・s),确保流体通过性(孔隙率通常需>60%,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纤维交织密度辅助判断)。

孔径分布与过滤精度测试:使用气泡法孔径分析仪,将扁管浸入异丙醇中,逐步升高气压直至气泡连续冒出,记录对应孔径分布,要求 90% 以上孔隙直径<5μm(若用于高温烟气除尘,需拦截≥99% 的 1μm 颗粒)。

二、过滤效率与粉尘拦截能力测试

1. 标准粉尘过滤试验

单分散气溶胶过滤测试:在测试舱内生成粒径 100nm-10μm 的氯化钠气溶胶,以 1m/s 流速通过金属毡扁管,使用激光粒子计数器对比上下游粒子浓度。对于 0.3μm 粒子,要求过滤效率≥99.9%(HEPA 级别),若用于工业窑炉烟气处理,需对 1μm 以上颗粒过滤效率>99.5%。

粉尘容尘量测试:持续向扁管通入含尘气流(粉尘选用滑石粉或氧化铝粉,粒径 1-20μm),直至压降达到初始值的 2 倍,称量扁管增重计算容尘量,要求≥150g/m²(如袋式除尘器滤袋容尘量通常为 100-200g/m²)。

2. 高温过滤稳定性测试

热态过滤效率验证:将扁管置于高温炉中,升温至 300-800℃(根据工况调整,如燃煤锅炉烟气温度约 500℃),通入含尘高温气流(粉尘为飞灰,粒径 1-50μm),测试不同温度下的过滤效率及压降。要求 800℃时过滤效率下降≤5%,且金属毡无熔融或氧化剥落(镍基合金毡可耐 1000℃高温)。

三、热交换效率测试

1. 传热系数与温差测试

冷热流体换热试验:扁管内侧通入热流体(如热油,温度 150-300℃),外侧通入冷流体(空气或水,温度 20-50℃),保持流速 2-3m/s,使用热电偶测量进出口温度并计算对数平均温差。通过热平衡法计算传热系数 K 值,要求 K≥500W/(m²・K)(优于普通金属网管,因金属毡多孔结构增大换热面积)。

变流量换热性能评估:调节冷热流体流量(范围 30%-120% 设计值),测量不同流量下的换热效率,要求流量波动 ±20% 时,换热效率变化≤10%,确保系统负荷波动时的稳定性。

2. 热应力与结构耐久性测试

热循环疲劳试验:对扁管进行 200-800℃的高低温循环(升降温速率 10℃/min,循环 500 次),检测金属毡与扁管基体的结合处是否出现裂纹,要求热循环后传热系数下降≤8%,且无明显变形(如扁管宽度变化量≤0.5mm)。

高温抗氧化测试:在空气气氛中,将扁管加热至使用温度(如 600℃)并保温 1000 小时,称量质量变化(氧化增重≤5mg/cm²),同时测试氧化后的过滤效率(下降≤10%),确保长期高温服役性能。

四、抗振与耐磨性能测试

1. 机械振动耐受性评估

正弦振动试验:将扁管固定于振动台上,在 10-200Hz 频率范围内进行扫频振动(加速度 5-50m/s²),持续 2 小时后检查金属毡层是否脱落或开裂。要求振动后过滤效率无明显下降,且扁管焊点无裂纹(如动力设备配套扁管需耐受 30m/s² 振动)。

颗粒冲刷磨损测试:使用气固两相流装置,以 30m/s 速度将石英砂(粒径 50-100μm)喷射至扁管表面,持续 100 小时后测量金属毡厚度损失,要求磨损量<0.1mm(相当于使用 5 年的磨损量)。

五、实际工况模拟与综合性能测试

1. 多参数耦合测试

高温含尘换热联合测试:在模拟工业窑炉环境中,扁管同时承担过滤与换热功能 —— 内侧通高温烟气(500℃,含尘 10g/m³),外侧通冷却水(25℃),连续运行 1000 小时后,检测过滤效率(≥99%)、传热系数(≥初始值的 90%)及压降(增幅<40%),评估复合工况下的可靠性。

酸碱腐蚀环境测试:将扁管浸泡在 10% 硫酸或 3.5% 氯化钠溶液中,常温下放置 30 天,测量质量损失(不锈钢毡损失≤0.5%)和力学强度衰减(抗拉强度下降≤15%),适用于化工尾气处理场景。

2. 现场应用效果验证

工业装置中试测试:将扁管安装于实际设备(如催化反应器、余热锅炉)中,监测运行参数:过滤系统需记录压降上升速率(≤5Pa/h)和清灰频率(≤1 次 / 8h);换热系统需记录进出口温差(与设计值偏差≤5%),并通过定期拆解观察金属毡层的积尘、结垢情况(允许少量均匀积尘,无局部堵塞)。

六、测试标准与特殊场景适配

参考规范:ISO 16890(空气过滤器性能测试)、GB/T 28810(工业用金属纤维毡),热交换测试可参考 GB/T 15386《空冷器设计规范》。

特殊场景调整:若用于核工业高温气体除尘,需额外测试辐照稳定性(如接受 10⁶Gy 伽马射线照射后,过滤效率下降≤5%);

用于汽车尾气处理时,需评估高温气流(800℃)与催化剂涂层的兼容性(金属毡表面无催化剂中毒现象)。

通过流体、过滤、换热及耐久性的多维度测试,可全面评估金属毡扁管在复杂工况下的效率表现,为工业设备选型与系统优化提供依据,避免因元件性能不足导致的运行故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