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研检测

玫瑰花瓣抗氧化肽释放量实时监测测定

更新时间:2025-08-04点击次数:

玫瑰花瓣抗氧化肽释放量实时监测测定.png

一、核心测定原理

抗氧化肽作用机制

玫瑰花瓣中的抗氧化肽通过提供氢原子或电子,中和DPPH•、ABTS•+等自由基,导致溶液褪色(DPPH法在517nm吸光度下降,ABTS法在734nm吸光度下降)

实时监测技术

结合分光光度计连续采样功能,动态记录反应体系中吸光度变化,计算自由基清除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

二、实验方法选择

1. DPPH法(适用于脂溶性抗氧化肽)

试剂配制:

精确称取DPPH 0.0050g,无水乙醇定容至100mL,超声避光溶解

反应体系:

将玫瑰花瓣提取液与DPPH溶液(体积比1:1)混合,立即启动分光光度计(517nm)每30秒采集数据,持续10分钟

2. ABTS法(适用于水溶性抗氧化肽)

试剂制备:

ABTS•+溶液需提前16小时用2.45mM过硫酸钾氧化生成

动态监测:

反应体系(样品•+ =1:20)在734nm波长下连续测定5分钟,记录吸光度衰减速率

三、关键仪器与参数

设备/参数 要求 作用

紫外分光光度计 波长范围400-800nm,精度±0.5nm 实时捕捉吸光度变化

恒温混匀器 25±0.5℃控温,转速300rpm 确保反应均一性

数据采集软件 支持时间-吸光度曲线导出 动态分析释放 kinetics

四、样本前处理优化

提取方法

冷冻干燥花瓣后,采用pH7.4磷酸缓冲液(含1mM EDTA)超声提取(40kHz, 30min)

离心(10,000g, 15min)取上清液,0.22μm滤膜除菌

肽浓度标定

使用HPLC(C18柱,乙腈-水梯度洗脱)或BCA法测定总肽含量

五、数据验证与标准

阳性对照:同步测试10mg/mL谷胱甘肽溶液,验证系统灵敏度

方法验证:DPPH法需满足RSD≤5%(n=3),ABTS法校准曲线R²≥0.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