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研检测
大气腐蚀检测是评估材料或结构在自然大气环境中受气体、湿度、污染物等因素作用而发生腐蚀的过程,对于航空航天、建筑、交通、化工等领域的材料防护和寿命预测至关重要。
以下从腐蚀机理、检测方法、评价指标及防护策略等方面展开介绍:
检测项目
腐蚀速率测定:单位面积质量损失(g/m²·a)、平均厚度减薄量(mm/a)
点蚀深度分析:最大点蚀深度(μm)、点蚀密度(个/cm²)
锈层成分表征:FeOOH/Fe3O4相含量比、Cl⁻/SO₄²⁻离子浓度(ppm)
电化学参数测试:极化电阻(kΩ·cm²)、自腐蚀电位(mV vs.SCE)
环境因素监测:相对湿度波动范围(%RH)、盐雾沉降量(mg/dm²·d)
检测范围
黑色金属:碳钢、铸铁、低合金钢及其焊接接头
有色金属:铝合金(5xxx/6xxx系)、铜合金(黄铜/青铜)、镁合金
防护涂层:环氧富锌底漆、聚氨酯面漆、达克罗涂层体系
金属镀层:热浸镀锌层(40-80μm)、电镀镍层(5-15μm)
工程塑料:玻纤增强尼龙(PA66+GF30)、聚碳酸酯(PC)及其复合材料
检测方法
(一)现场暴露检测(原位监测)通过将试样直接暴露于目标大气环境中,观察腐蚀形貌并测量腐蚀速率,是最直接的检测手段。
1.全浸暴露试验方法:将金属试样置于特定大气环境(如工业大气、海洋大气、农村大气)中,定期取出检测质量损失、腐蚀产物成分及表面形貌。
腐蚀产物分析:X 射线衍射(XRD)、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+ 能谱分析(EDS)确定腐蚀产物成分与结构。
特点:真实反映实际腐蚀情况,但周期长(数月至数年),适用于长期耐蚀性评估。
2.盐雾腐蚀试验(人工模拟)原理:模拟海洋或工业大气环境,通过喷雾装置向试验箱内喷洒含 NaCl 的盐雾(浓度 5%±0.5%,pH 6.5-7.2),加速腐蚀过程。
标准:GB/T 10125、ISO 9227、ASTM B117 等。
应用:评估金属镀层、涂层的耐蚀性(如汽车零部件、船舶钢材)。
检测指标:腐蚀面积百分比、点蚀深度、锈迹等级。
(二)在线监测技术(实时检测)利用传感器或电化学方法实时监测腐蚀过程,适用于动态环境或关键设施(如桥梁、化工管道)。
1.电化学阻抗谱(EIS)原理:向腐蚀体系施加小幅正弦交流信号,测量阻抗随频率的变化,通过等效电路拟合分析腐蚀反应动力学参数(如电荷转移电阻、扩散层电容)。
应用:监测金属在薄液膜下的早期腐蚀行为(如大气湿度变化对腐蚀速率的影响)。
设备:电化学工作站(如 Autolab、CHI 系列)。
2.线性极化电阻法(LPR)原理:在腐蚀电位附近施加小幅度极化电压,测量极化电阻,根据 Stern-Geary 公式计算腐蚀电流密度。
特点:快速检测腐蚀速率(响应时间分钟级),适用于现场实时监测。
3.光纤传感器监测原理:利用光纤光栅或分布式光纤感知材料表面应变或温度变化,间接反映腐蚀引起的结构损伤(如腐蚀膨胀导致的应力集中)。
优势:抗电磁干扰,适用于恶劣环境(如高压输电塔、石油平台)。
(三)腐蚀产物与环境污染物分析
1.污染物采样与分析大气污染物:采集空气中的 SO₂、Cl⁻、NOₓ等气体或颗粒物,采用离子色谱(IC)、紫外分光光度法(如甲醛吸收法测 SO₂)等定量。
表面沉积物:用棉签擦拭或溶液洗脱材料表面污染物,分析离子成分(如 Cl⁻、SO₄²⁻)及含量,判断腐蚀诱因(如海洋大气中的盐雾、工业大气中的酸雨)。
2.腐蚀产物表征形貌分析:光学显微镜(OM)、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观察腐蚀坑、裂纹形态。成分分析:能量色散 X 射线光谱(EDS)、X 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确定腐蚀产物元素组成及化学态(如 Fe³+、Fe²+ 比例)。
三、大气腐蚀评价指标腐蚀速率金属材料:单位时间内的质量损失或厚度减薄(mm/a 或 μm/a)。
有机涂层:划格法(ISO 2409)评估涂层破损后的腐蚀扩展速率。
腐蚀类型等级点蚀:测量最大点蚀深度,参考 ASTM G46 标准评级。
均匀腐蚀:根据表面锈迹覆盖面积分级(如 ISO 4628 标准)。
环境腐蚀性分类根据 ISO 12944-2 标准,大气环境按腐蚀性分为 C1(很低)至 C5-I(很高,工业环境)、C5-M(很高,海洋环境)。
检测设备
盐雾试验箱:Q-FOG CCT1100型,具备干湿交替循环功能(温度范围15-60℃)
电化学工作站:Gamry Reference 600+,支持10μA-2A电流量程
三维表面轮廓仪:Bruker ContourGT-X8,垂直分辨率0.1nm
环境监测系统:Vaisala WXT530,可同步记录温湿度/风速/降水数据
扫描电子显微镜:JEOL JSM-IT800,配备EDS能谱仪(分辨率3.0nm)